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跨省调运肉牛疫病防控注意事项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一、调运前注意事项

(一)政策咨询。养殖主体在调运前应向输入地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了解调运有关规定、注意事项等,咨询输入地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关于引牛的意见和建议。

(二)查资验证。在调运前,要确保牛只供应场具备供应资质,重点查看供应场的《营业执照》《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及养殖档案,种用的还应查看《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核查证照内容,掌握供应场牛群的饲养管理、免疫监测、疫病检测、诊疗用药和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保相关信息真实有效。

(三)风险评估。养殖主体引牛前需安排技术人员调查了解供应场及周边区域的牛病发生流行状况。无疫小区和疫病净化场建设情况、供应场群体和个体重点疫病情况。可要求供应场提供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70%以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抗体应为阴性。根据所掌握信息,综合评估牛群健康状况,确保源头安全。

(四)调运准备。明确运输车辆、运输人员、技术人员,了解沿途高速公路建设、指定道口分布、气候温度、动物疫病防控等信息,按照高速优先、指定道口运输、规避风险原则规划调运路线,制定调运应急方案,明确注意事项。

(五)检疫申报。落实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启运前3天内,向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并依法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二、运输中注意事项

(六)主动报备。肉牛运输车辆车主或贩运人应严格执行运输车辆和人员备案制度。通过登录牧运通移动端微信小程序或APP注册账号后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经县级管理员审核备案。主动向省际动物运输指定通道检查站报告调运情况,经指定道口进入,接受查证验物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检查。贵州省动物运输指定通道检查站(详见附件1)。

(七)运输准备。尽量选择在春秋两季调运,避免极端恶劣天气,夏冬季节运输,务必安装遮阳防暑、挡风装置防寒。做好运输车辆清洗消毒,合理安排装车密度。按大小、公母分开运输,重点关注带胎母牛。车厢内铺设1020厘米干燥草垫或沙土防滑。备足草料、饮水及常用消炎、退热和止痛药品。

(八)运输管理。启运当天,合理饲喂,适当饮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防应激反应。运输时车辆应平稳行驶,避免急刹车、颠簸和急转弯。密切注意牛的健康状况,确保牛只站立,避免卧倒踩伤。

三、到达目的地防控注意事项

(九)落地报告。到达目的地后,货主或者承运人应当在3日内向起运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目的地养殖主体应当在3天内向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目的地乡镇官方兽医或养殖场手机端登陆贵州动监APP进行落地报告操作。

(十)隔离观察。种用、乳用肉牛应在隔离场或相对独立的场点隔离观察30天以上,二次饲养肉牛提倡隔离观察14天以上。隔离期间,建议养殖主体开展口蹄疫、布病抗体检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实施加强免疫。发现布病阳性,按照有关规定处置。经隔离观察合格,确保健康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隔离观察合格后需要继续运输的,货主应当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四、饲养场防控注意事项

(十一)规范免疫。养殖主体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适宜的疫苗和免疫方法,做好牛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免疫(详见附件2)。

(十二)强化管理。要建立健全饲养管理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准则和兽药使用准则等有关标准,坚持全进全出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原则,强化人、畜、料、物资等管理,强化人员培训,确保制度执行。

(十三)规范消毒。建立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做好环境消毒。在牛场、牛舍入口设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牛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消毒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十四)健全档案。做好肉牛进出栏记录、饲养管理、抗体监测、疫病监测、发病诊治、消毒灭源、兽药等投入品使用、死亡及无害化处理等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档案。

五、其他注意事项

(十五)生物安全防护。相关人员应掌握从业个人防护知识(详见附件3),确保个人安全。

(十六)车辆洗消。运输车辆在装载前、卸载后,应选择就近的清洗消毒场进行清洗、消毒。

附件1:贵州省动物运输指定通道检查站

附件2:牛常见病免疫技术

附件3:生物安全个人防护措施


附件1

贵州省动物运输指定通道检查站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动物进入我省的,应当通过指定通道检查站查验签章,为便于承运人查询,现将检查站信息更新并公布如下。

序号

检查站名称

检查站所在位置(具体地址)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与哪个大区的哪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

1

松桃县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贵州省松桃县大兴街道星光村

邓化荣13595612287

张江年13985854060

龙塘成15185879691

与中南区的湖南省交界

2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街道龙井坪

许崇燕13985343796

张宁13308561865

与中南区的湖南省交界

3

盘州市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沪昆高速G60盘州收费站出口

肖开田13308587928

与西南区的云南省交界

4

贵州省赤水市天台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蓉遵高速赤水收费站

龚平方17785249722

与西南区的四川省交界

5

桐梓县松坎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桐梓县松坎镇三元村高速路口对面200米

张玉鸣18788648207

与西南区的重庆市交界

6

贵州省独山县麻尾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南门村

沈玉恒13765445401

与中南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

7

贵州省册亨县巧马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册亨县巧马镇板坝村沿江组

罗永生15329097811

与中南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

8

贵州省兴义市岔江收费站(G78汕昆高速)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兴义市乌沙镇岔江江底高速检测站

周应坤17385901125

与西南区的云南省交界

9

贵州省七星关区林口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七星关区林口镇大寨村

李忠勋13765852082

与西南区的云南省交界

10

贵州省黎平县雷洞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服务区

王盛勇13595563072

与中南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


附件2

牛常见病免疫技术

一、口蹄疫

4—5个月首免,肌注牛羊“O口蹄疫灭活疫苗单价苗2ml/头,首免后6个月二免方法、剂量同首免。以后间隔6个月接种1次,肌注单价苗3ml/头或双价苗4ml/头。生产母牛,在分娩前3个月肌注单价苗3ml/头或双价苗4ml/头。育肥牛6个月龄肌注单价苗3ml/头或肌注双价苗4ml/头,O型亚洲I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每年2次。

二、牛结节性皮肤病

使用山羊痘疫苗免疫。大群免疫,每年3月份免疫1次。1月龄以上牛群全部免疫,免疫剂量为山羊5倍剂量,每头牛0.3ml,尾根皱褶皮内注射。犊牛免疫,每月对达到1月龄未免疫的犊牛免疫1次,免疫剂量为山羊5倍剂量,每头牛0.3ml,尾根皱褶皮内注射。

三、炭疽

无荚膜炭疽芽胞疫苗免疫期为12个月,皮下注射,1岁以上牛,每头1.0ml1岁以下牛,每头0.5ml号炭疽芽孢疫苗免疫期为12个月,皮内注射,每头0.2ml,皮下注射,每头1.0ml

四、牛出血性败血症

主要用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菌苗。免疫保护期9个月。皮下或肌内注射,体重100kg以下注射4ml100kg以上注射6ml。病弱牛、食欲或体温不正常及怀孕后期牛,均不宜使用。

五、气肿疽

3—5年内发生过气肿疽的地区,可在春秋两季分别接种气肿疽苗1次,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5ml,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附件3

生物安全个人防护措施

相关风险暴露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一、常备物品

口罩、手套、防护服、一次性帽子或头套、胶靴、护目镜等。

二、人员防护措施

进入无异常情况养殖场或接触健康牛,相关人员需根据该场管理要求,更换相应区域专用防护物品。离开时将脱掉的防护装备置于指定位置。

与感染或可能感染人畜共患病的牛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地接触前,相关人员应做好如下防护。

1.开展相关工作前,必须穿戴防护服、帽子、口罩、护目镜、手套。

2.工作期间,操作人员不得进行饮水、进食、吸烟等活动。

3.完成相关工作及场地清洗消毒后,在场内或处理地的出口处脱掉防护物品,顺序如下:

1用喷雾器对手套进行消毒,由头顶至鞋底喷洒消毒液。

2脱掉防护服及外层手套,反面朝外,污染面向里,放入塑料袋。一次性的防护服集中销毁,重复使用的防护服消毒后再用。

3对手进行消毒,摘下护目镜、口罩、帽子等,摘掉一次性乳胶手套,最后洗手消毒。

4.工作完毕要洗浴。

5.日常衣物须用70℃以上的热水浸泡5分钟或用消毒剂浸泡后再用肥皂水洗涤于户外晾晒。

三、相关风险暴露人员,应定期进行人畜共患病检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