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公示公告

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各市(特区、区)农业农村局: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将出现大范围寒潮和阴雨(雪)天气,其中16日至19日全市以冻雨或雨夹雪天气为主,过程最高气温累计下降18℃至22为积极做好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地要高度重视,把做好雨雪天气防范工作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切实减轻灾害影响,确保小麦、油菜、蔬菜、畜禽等安全越冬,保证粮油生产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安全,为稳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二、分类科学应对。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照《种植业防寒抗冻技术措施》《畜牧渔业应对低温寒潮措施》要求,落实科学防御措施。要加强小麦、油菜分类管理,及时采取保温保墒措施,加强晚弱苗管理,确保安全越冬。要加强露地蔬菜和果树田间管理,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湿,预防和减轻渍害影响;露地蔬菜要结合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提高抗逆性;果树要因地制宜落实树体覆膜、喷施营养液、果园熏烟等防寒防冻措施。大棚、圈舍等农业设施要提前做好检修加固、防风保暖工作,降雪后及时清除设施大棚、牲畜棚顶积雪,适时启用增温设施,提高棚室温度,防止低温危害。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饲料储备,提前适量添加维生素,提高畜禽抵抗力和抗病御寒越冬能力。

三、加强服务指导。坚持应急值守,及时调度灾情,组织农技人员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雨雪灾害发生情况,派出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调查了解灾情,指导群众因时因地因苗落实好防寒抗冻措施,搞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同时,按照灾情信息报送要求,及时报送受灾情况至市农业农村局。

附件:1. 种植业防寒抗冻技术措施

      2. 畜牧渔业应对低温寒潮措施

        

附件1

种植业防寒抗冻技术措施

一、油菜

1.增施磷钾肥及腊肥。一般每亩配合氮肥施用1015公斤磷肥、58公斤钾肥后,油菜植株抗寒效果好。每亩施猪牛粪10001250公斤作腊肥,不仅能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可以起到冬肥春用的效果。低温冻害前后,浇施低浓度稀薄人粪尿,以增加土壤溶液浓度,减轻冻害,同时可使受冻油菜迅速恢复正常生长。

2.中耕培土。结合施腊肥在土壤封冻前中耕、除草和培土,尤其是高脚苗,培土壅蔸后,根茎变短,有利于保暖,但注意不能伤到根系,否则就会造成烂根死苗。土以培至第一片叶基部为宜,这样既能直接保护根部,又能预防后期倒伏。

3.覆盖防寒。冷空气来临前,撒施谷壳灰、草木灰、火土灰、麦糠于田间,或用稻草、谷壳等作物秸秆覆盖行间保暖,减轻寒风直接侵袭,减轻冻害影响。也可将稻草等轻轻盖在苗上,减轻叶部受冻,冷空气过后随即揭除,促进油菜恢复正常生长。

4. 适时灌水防寒。在寒流来临之前,在有条件的地区及时给油菜田灌水,避免地温大幅度下降,缓解冻害程度。冰冻过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免因渍水伤根。

二、小麦

1.及早清沟排水。对未开沟的麦田要及时开挖田内三沟;对已开沟但配套不完善的麦田要及时疏通,做到沟渠相通,确保排水通畅。

2.及时中耕松土。中耕既可以消灭杂草,使水、肥得以集中利用,以蓄水提温,增强土层通气性,提高地温。锄草应结合追肥进行,做到以土埋肥,以土壅根。

3.及时看苗施肥。追肥是受冻麦田的主要补救措施。小麦抗寒性较强,但若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5℃)可能发生冻害,特别是弱苗。由于小麦自身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冻害发生后,只要及时追肥,加强管理,促进小分蘖快速生长,可减轻冻害损失。

三、茶园

1. 蓬面覆盖。冷空气来临前在茶树蓬面覆盖遮阳网、地膜或无纺布可防止新叶表面和枝条结冰,降低凝冻的危害。

2. 铺草培土。在幼龄茶园或行间距大的茶园茶行间覆盖厚10cm左右的稻草、杂草等农作物秸秆,能在低温天气提高土壤温度2~3℃。结合清沟在茶树根部培土保护根颈部,对茶树防冻有利。

3. 喷防寒剂。对已移栽成活、叶面有一定吸收能力的茶苗,在冷空气来临前叶面喷施防寒剂,可增强茶苗自身抗寒能力,进而起到一定的防寒作用。

四、食用菌

(一)设施栽培食用菌防范措施

1.育菌与出菇厂房。根据不同品种食用菌的生长特点调节到最适合的生长温度。

2.育菌大棚。将正在发菌的菌棒堆集在一起,并用塑料膜覆盖保温,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棚内进行升温。

3.保护棚内温度。关闭出菇大棚,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这样可使菇棚(房)内比外界的温度高35℃,基本可以保证维持菌丝的活性;

4.立即停止喷水。因低温时食用菌菌丝体都进入冬眠状态,如喷水容易死亡,低温寒潮时要立即停止喷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

5.加强保温管理。可以在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加温,提升棚内温度。

6.辅助升温。根据大棚面积设堆,气温降至3℃左右时点火发烟,既可防止热量扩散,又可使食用菌大棚升温,或使用食用菌智能型防霜冻烟雾发生器

7.加固棚架。根据冻雨发展态势,必要时,采取移除覆盖物等措施,以减少菇棚承压,防止冻雨造成菇棚到塌,保棚减少损失。检查并加固棚架,防止菇棚倒塌。

8.开沟排水。在菇棚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对可采收或即将采收的食用菌进行抢收;做好保温增温工作。

9.防止人菇混居。菇棚要在雨雪来临之前做好人员撤离工作,确保菇农生命财产安全。

(二)露地或简易棚栽培食用菌防范措施

对于露地栽培或简易大棚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如木耳、大球盖菇、羊肚菌、冬荪等食用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措施:

1.在出菇床面覆盖稻草、薄膜、制作小拱棚等保温。

2.根据出菇场面积设堆,气温降至3℃左右时点火发烟,既可防止热量扩散,又可使食用菌大棚升温,或使用食用菌智能型防霜冻烟雾发生器

(三)雨雪后处置措施

1.排除积雪,清沟排水。

1)露地栽培的食用菌,要排除冰雪融化后的田间积水,尽量减少菌棒(菌床)雪水浸泡时间,防止菌棒内菌丝缺氧,活力下降,菌棒出现软化烂棒。

2)设施栽培或工厂化栽培的,应及时清除菇棚(房)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菇棚倒塌。在菇棚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2.做好栽培场所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新鲜,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如发生病害,及时隔离管理或无害化处理。

3.待气温稳定回升,及时清理菇床,清除死菇。菌丝恢复生长后,恢复日常管理。

五、蔬菜

(一)预防措施

对能采收上市的蔬菜抓紧采收上市。做好蔬菜生产投入品的储备,以利冷空气过后及时恢复生产。雨雪天气到来前的低温期严禁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减少整枝打叉,避免植株伤口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感染发病。

1.露地蔬菜。低温发生前,及时清沟理墒,防止田间积水。可喷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可中耕培土,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保护根部,培土深度510厘米;低温来临前一天下午,每亩可用100150公斤稻草、麦草等均匀覆盖在菜畦和蔬菜上减轻冻害,或地膜轻覆在蔬菜上防晚霜危害;降温前可喷施植物抗寒剂等预防。

2.大棚蔬菜。加固大棚,防止设施破坏。幼苗期加强低温炼苗,增强植株抗寒能力。可采用地膜、中棚膜、大棚膜分别进行多重覆盖保温防寒,由于中棚与大棚间隔有空气,可明显地提高棚内温度;多层覆盖和阴冷天气易致光照不足,有条件的要及时准备植物生长灯等补光设备,必要时适当补光。有条件的大棚可用火炉、小锅炉、加热风机等补充热量。在低温冻害来临前叶面喷施防冻液或低温保护剂等。

3.春早熟蔬菜。及时抓好育苗和苗期管理,落实苗期增保温措施。生产阶段,低温冻害发生前应及时铺地膜,搭小拱棚保温;叶面喷施防冻液,配方为每15公斤水加尿素、磷酸二氢钾、红糖各50克、0.136%·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2克 ,搅拌均匀后喷于蔬菜叶的背面,每57天喷1次。

(二)低温雪凝后管理措施

1.受冷害的蔬菜植株比较弱,需要及时施肥来补充营养,最好施用腐熟农家肥,促使植株恢复生长。

2.对苗期地上叶片枯萎死亡、但能出新叶的,要及时清理枯叶,促进新叶快速生长。对倒伏、受伤植株,要及时清理折断残枝,扶苗加固,根据蔬菜种类和生长期等及时中耕、追肥,恢复生长。

3.蔬菜受冷害后,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冷害后,棚室可用霜脲百菌清烟剂或腐霉利烟剂,于傍晚密闭熏蒸612小时;露地蔬菜应及时喷施30%甲霜·噁霉灵水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等预防性药剂。

4.受损设施要及时修复。对于低温凝冻造成损伤绝收,或低温造成提早春化,严重影响生产的要及时补种改种。

六、果园

(一)低温冻害预防措施

1.加强果园管理。管理精细施肥水平高修剪及时无病虫害的果树,树体内养分积累多,树势强健,抗低温能力强。要精细管理,在生长后期控制氮肥施用量,控水、摘心,多施磷、钾肥,促进早停长,及时修剪,使树体枝条充分成熟,以提高抗冻害能力。

2.培土增温。冬季在树脚根际培土,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温,可以保护根系和根颈不受冻害。

3.包扎和覆盖。可采取稻草包树干、稻草覆盖树盘或薄膜覆盖树冠以防冻害。

4.喷布抑蒸保温剂。在树冠上喷布石蜡类有机化合剂能有效地在树叶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叶片水分蒸发,提高叶内组织生命活动力,提高树体自身抗寒防冻能力。

5.积雪摇树。常绿果树在下大雪时容易被积雪压裂、压断大枝,严重影响产量,下雪时摇树和及时打落树冠积雪,以防大枝损伤或断裂。

(二)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1.冻后修剪。如只是叶片冻坏、枝梢完好,春季可适当剪除被冻坏的叶片;如小枝冻坏,则需剪除被冻坏的枝梢;如主侧枝冻坏,皮层开裂,还需锯除冻坏的主、侧枝。刚受冻的枝梢上,受冻与未受冻部位的交界处不明显,对主、侧枝及枝梢的剪除时间要掌握在春季温度回升后,从受冻交界明显处剪除,剪口用石流合剂涂抹作保护。通过修剪,使树体萌发新的壮梢而恢复树势。对冻害已明显确诊为严重的植株,应及早挖除,重新种植。

2.及时中耕。解冻后及时对树盘进行浅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恢复树势。

3.勤施薄肥。果树被冻后,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功能弱,蒸腾、光合、呼吸作用都受到影响。在对被冻害枝叶进行修剪处理的同时,还需加强土壤管理,增施肥水,促进伤口愈合和新枝叶抽发,尽快恢复生长。

4.病虫害防治。果树受冻后,树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树势减弱,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其重点是防病。。

七、中药材

(一)低温抗冻栽培防治措施

1.覆盖防冻。对于根茎类中药材,如:白及,重楼,太子参,丹参,天麻,党参,山慈菇,玉竹,黄精,桔梗,续断等,可利用覆盖法,预防低温对中药材的危害。具体方法:覆盖810厘米稻草、茅草、秸秆等遮盖于药材植株行间,既可阻挡冷风侵袭块根,减弱冻害,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增温作用。对于草本药材幼苗的防冻,如前胡,板蓝根等,应先覆盖一层草木灰,再用塑料薄膜扣棚保护。对木本药材幼苗的防冻,可用稻草或麦秸将整树捆包,近地面骨干处培土并压紧。

2.培土防冻。结合中耕、清沟进行培土,即在植株根部培上较干燥的土壤(藤本、木本类药材培土4060厘米高),使其根系的深度相应增加,避免或减轻低温冻害对根系造成伤害。

3.树干刷白防冻。对于木本及灌木类中药材,如:杜仲,厚朴,吴茱萸,香樟,钩藤等。可利用白色对光的反射作用,刷白树干,缩小树体的日夜温差,避免树干冻伤。用于刷白的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5千克、食盐0.2千克、硫黄粉0.3千克、油脂少许(作用是避免雨水淋刷)、水5千克,拌成糊状溶液即可。

4.化学防冻。在萌发初期,叶片没有完全展开前,使用具有抗冻功效的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例如:黄腐酸叶面肥碧护花宝狮宝蓝等其原理是叶片及萌芽通过对肥料的吸收,增加细胞的渗透压,减轻冷害对中药材的危害。

5.重施底肥。在泥土封冻前,每亩施15002000千克腐熟农家肥于药材植株行间。这样不仅能起到提高地温、防冻保暖作用,又能起到冬肥春用、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二)灾后恢复管理措施

1.及时剪除受损枝叶,采用助剂解冻法。对于叶、花类中药材,如石斛金银花鱼腥草等,冷害出现后及时摘除和修剪冻伤的枝叶。

2.加强田间管理。受冻中药材修剪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苗势,追施速效氮肥,撒施草木灰等措施,可促进受冻药材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做好清沟排水,进行浅松土,降低田间湿度,有利土壤升温,使植株迅速恢复生长。

3.病虫害防治。受冻药材植株长势差,抵抗力较弱,易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应及时喷洒布津、百菌清、大生等进行防治

附件2

畜牧渔业应对低温寒潮措施

(一)后勤保障措施

1. 加强设施检修加固。各养殖场(户)要抓好水、电、路和畜禽圈舍等基础设施的全面检修,对破损畜禽舍及时进行加固,防止倒塌,如遇下雪,要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压塌圈舍。

2. 防止水管冻裂。供水管道要及时用保温材料包扎,防止水管冻裂。

3. 提前备足饲草料。各畜禽养殖场(户)要根据本场(户)畜禽养殖规模等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饲草、饲料的储备工作,防止由于极端天气可能产生的饲草、饲料供应困难,影响畜禽御寒。

(二)生猪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 生猪防寒保暖重点是母猪的产房和仔猪保育舍。一般应做到适当增加猪只饲养密度。寒冷天气在同一圈舍比平常增加1/3的猪只,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免猪只打斗造成损失。

2. 采用供暖设施设备保温。可在猪舍内安装红外线保温灯、仔猪保温板、远红外加热仔猪保温箱、浴霸灯等稳控设施增加舍内温度,但须按照相应规范使用电器,确保用电安全。

3. 加热饮水。一是将猪的饮水加热后倒入食槽;二是用热水拌料,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即拌即喂;三是在热饮水中添加适量葡萄糖(每升饮水中加20克),让其饮用。

4. 适当增加能量饲料。严寒冬季,猪需要的能量和饲料量大幅增加。怀孕母猪每头每天增加饲喂1公斤饲料,其它生猪(仔猪、小猪、肥猪、泌乳母猪)应充分供料,让其自由采食。也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15%玉米、小麦、糙米等能量饲料或添加适量油脂,以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5. 加强饲养管理。重点是加强哺乳仔猪的管理,防止冻伤、冻僵、冻死,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并加强仔猪的补料;勤清猪舍粪尿,尽量少用冷水冲洗,保持舍内干燥。

(三)肉牛、肉羊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 调整饲养方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避免牛羊在舍外受寒挨冻,确需舍外放养应选择在上午11时~下午3时之间。

2. 做好栏舍防寒保暖。圈舍应用塑料布或彩条布等封闭,关闭门窗,防止贼风侵袭;窗户的玻璃应保持干净,以利采光。犊牛、羊羔及分娩牛羊圈舍内可生火取暖,有条件的可安装红外取暖灯,但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

3. 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提高精饲料的供给量,母牛每日补喂1~2千克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提高20%,同时可增喂青贮料、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有条件的可喂给混合精料,适当添加食盐。

4. 饲喂热粥料和热水。精料最好制成38℃左右的热粥饲喂,这样不仅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可增强机体的抗寒力。同时供给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水的温度在37℃为宜。

5. 加强饲养管理。在圈舍内辅上垫草,并做到勤换草、勤打扫、勤除粪,尽量少用冷水清洗,防止将冷水冲洗到畜体上,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持舍内空气流畅。

6. 适当运动和刷拭牛体。天气晴朗时,将牛放出舍外,并刷拭牛体,既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四)家禽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 做好禽舍保暖。在低温条件下,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塑料布或彩条布、饮用温水等方式进行防寒保温,使禽舍温度不低于3℃

2. 适当增加饲料能量。适当增加日粮中能量饲料比例,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20%玉米,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气温回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

3. 保持环境干燥。为了保温,禽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墙壁、棚顶或屋顶会凝结大量水珠,致使舍内湿度增大。因此要强化管理,保持禽舍内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

4. 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由于气温较低,禽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聚集,易诱发家禽的呼吸道等疾病。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开窗通风;及时清除禽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尽量少用冷水清洗,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证舍内氧气充足。

(五)渔业抗寒防冻技术措施

1. 适当提高养殖池水位。进一步加高池塘蓄水位,增强水体保温作用。已大面积结冰的池塘要及时碎冰,加注新水,补充水体溶氧,避免鱼类缺氧死亡。尽量减少在阴雨雪天期间的捕捞行为,避免鱼类受惊扰增加活动量,或因受伤感染水霉病。

2. 做好育苗场等养殖基地的保温防冻工作。对于不耐寒的品种,应通过缓慢注水方式增加池塘水深,有条件的地方,转移至室内越冬池保温,或导入温热水源,或移至恒温冷流水池暂养,以防水产苗种大规模冻死现象发生。

3. 做好病害监测防治工作。认真检查池塘,及时捞出死鱼并做无害化处理,避免死鱼造成污染。不应立即使用水质消毒剂消毒处理,避免鱼虾因应激反应而加速死亡。达到标准的商品鱼应尽快上市,减少死伤损失。

4. 按时巡查,及时排查生产隐患。特别要检查各类设备设施能否正常使用,排查隐患,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5. 科学投喂,增强鱼类体质。利用气温回升天气间隙,适时加强精饲料投喂,适当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6. 及时修复受损养殖设施,确保养殖设备设施正常使用。加强鱼类亲本和苗种的生产和越冬管理,提早做好水产亲本、苗种、饲料、渔药等生产物资储备工作,以防因交通中断影响生产管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