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国家科技特派团深入水城区解答茶叶生产“科技密码”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近日,根据水城区茶企和茶农的技术需求,国家科技特派团贵州水城团团长、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家伦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新强教授;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省级科技特派员曾廷廷、席亚楠与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张会洁一行,共同组团深入到我区茶园基地开展了为期4天的点对点技术指导工作。

到达水城区后,特派团的专家们不辞辛劳,风尘仆仆地奔赴顺场乡腾鹏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早茶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对标企业和茶农在基地管理上的技术盲点,王家伦团长与郑新强教授首先就黔茶1号、浙农117、浙农901、浙农902、中茶108的生物学特性、管护要求与适制性对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指导;曾廷廷、席亚楠助理研究员紧接着对该示范基地周边的低产茶园土壤性状开展了详细调查,取样后带回省茶科所进行检测分析,为厘清关键的矢量数据,提升当地的低产茶园改造水平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特派团的各位专家分别对位于龙场乡娱乐村的区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宏景茶叶基地、蟠龙镇木城村的古茶树基地、坪寨乡箐马村的野生茶基地开展了中耕除草、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修剪等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并分别采摘了蟠龙镇木城村、坪寨乡箐马村的古茶树和野生茶茶青样本,通过杀青、烘干后由郑新强教授带回浙江大学开展茶多酚、氨基酸及生物碱等相关指标检测,为后续的产业发展储备科学依据。

通过国家科技特派团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对于优化我区茶叶品种结构,提高标准化茶园基地的管护水平,科学开展好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