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镇农技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农技队伍建设的关心与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市级部门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并作为市对区县乡村振兴考核指标,让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回归业务岗位”的建议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农业技术干部是乡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听民声、访民意、解民困、暖民心的连心桥,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力量,肩负着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农技服务力量,让农业技术干部回归专业技术岗位从事技术服务工作,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技术干部回归专业技术岗位问题,多次组织市直相关部门深入县乡两级开展专题调研,2022年4月印发了《六盘水市基层农技人员专职专用实施方案》,2023年5月,根据代表建议内容再次组成调研组赴各市(特区、区)开展调研,要求各地对借调农业技术干部进行全面清退,且在流动、服务“三农”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督促农业技术干部逐步实现归位归队。与此同时,印发了《六盘水市2023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系列文件,围绕全市粮油生产目标任务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按照高、中、初级职称分别明确了农技人员1000亩、500亩、300亩的服务指标及考核内容和相关激励机制,通过组织、激励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基础性示范服务,有效督促农业技术干部回归本职,保障了基层农技服务力量。
二、关于“市级部门加大对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培训力度,结合各地农业主导产业现状对农业技术干部开展轮训,按照‘1个乡镇1个产业1个农业技术干部’的标准,指导区县全面对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农技服务能力进行提升。同时,针对编制不足和技术干部断层问题,积极开展‘特聘农技员’招聘计划,充实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力量”的建议
全市在农技人员培养、使用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一是用好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支持。相继制定《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市级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六盘水财行〔2018〕1号)《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直通服务实施办法><六盘水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指南>的通知》(六盘水人领发〔2020〕3号)《关于印发<六盘水市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办法>的通知》(六盘水人领发〔2021〕7号)等系列文件,明确了人才培养举措及经费支持,为农业技术干部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近两年来,市县两级共争取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方面培训经费109.48万元,其中,2023年争取88.7余万元。二是聚焦能力提升,多措并举培育。全市在农业技术干部培育方面采取学历提升、职称晋升、选派交流学习和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不断加强农业技术干部政治理论和专业水平建设。截至目前,选派赴湖南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博士1人,尚处于培养期内的高层次青年人才9人;已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6人,10余名同志顺利完成甲秀之光进修访问和东西部协作交流学习等。2022年,市县两级牵头组织开展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专题培训10余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5000余人(次)。2023年,根据代表建议内容已完成乡村振兴、动植物疫病防控培训6期,待开展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1期,预计全年可培训各产业农技人才500余人(次)。三是创新服务方式,补齐基层短板。针对基层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断层明显、编制不足等相关问题,全市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选调生到村任职、驻村干部及科技特派员选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增派一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年轻干部离岗驻村或到基层干事创业,为基层农技队伍补充新鲜活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服务举措,组建9个产业服务工作组,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采取“保姆式”“点单式”“诊断式”三式联动开展技术服务,与企业签订服务协议4个;此外,组织全市14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基础性示范服务和实施“揭榜挂帅”技术竞赛,其中,市县两级农技人员700余名,技术服务覆盖全市各乡镇,为基层人才空缺补齐了短板,为农技干部培养搭建了桥梁。
三、关于“加大对乡镇农业技术干部专业技术能力的考评力度,市级部门在职称评定和评优选先等方面,将农业技术干部参与农技田间试验纳入考核标准”的建议
在人才培养、评优选先方面始终坚持“注重实绩、突出实效”这一用人标准,一方面,严格执行《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暂行办法》《贵州省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要求干部职工每季度书面述职一次,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评优选先的依据,督促农业技术干部认真履职,做好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工作;另一方面,按照《六盘水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六盘水人社局发〔2022〕69号)《贵州省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社通〔2020〕167号)文件要求,初步制定了《六盘水市农业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能上能下实施办法》,拟于2023年7月中旬印发实施,用于指导全市组织开展农业系列专业职称评定和竞聘上岗,明确了以试验示范取得的各项成绩,如主持实施产业项目、拟定行业标准、发表研究论文(专利、著作等)、所获表彰(表扬)等作为职称晋升、期满竞聘等的业绩考核条件,对农业技术干部实行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切实加强农技人员岗位管理,引导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充满活力的新型用人机制,激励广大农技人员积极主动作为,促进我市“三农”事业健康发展。
农业技术干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先锋队;让农业技术干部回归专业技术岗位,从事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迫切的、亟需的民生工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提出的建议,全面清退借调农业技术干部,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人员管理机制,按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标准,继续加强农业技术干部专业能力培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我们期望您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户稳定收益,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我们将把您提的意见和建议化为具体行动,为培养农技队伍、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7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吴 鑫;联系电话:153298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