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种养殖大户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心。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从市级层面强化统筹的建议
一是制定印发了《六盘水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坚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做强做优做精以猕猴桃、刺梨、茶叶“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同时,培育以家庭农场等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二是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的原则,坚持家庭经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适度规模经营,认真落实《贵州省家庭农场名录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严格按照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种养殖大户认定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家庭农场从2017年的34个发展到现在的905个,家庭农场数量较2017年增长近27倍。全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59家,示范家庭农场占比达17%。
二、关于在技术上强化指导和服务的建议
一是印发了《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方案的通知》,分别制定猕猴桃、刺梨、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生姜、畜牧业、中药材、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等14个生产技术指导方案,并组建相应的专家团、技术组,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点对点”开展技术服务、实用技能培训和惠农政策宣传。二是利用基础性服务、“揭榜挂帅”活动契机,组织全市1455名(次)农技人员参加基础性示范服务,服务种养殖经营主体(农户)16.87万个(户);实施“揭榜挂帅”技术竞赛195个,服务种养殖经营主体(农户)0.29万个(户)。全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良种良法技术推广、作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畜禽重大疫病防治等技术指导服务488场次,培训人员12235人。
三、关于在补助和鼓励上下功夫的建议
坚持以粮油生产和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符合要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和项目支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一是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粮油生产,2023年以来共争取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地轮作、特色粮食、单产提升等项目资金3462万元以及大豆种植补贴、耕地地力补贴、产粮(油)大县奖励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等33578.38万元,通过采购种子、肥料、农药以及现金发放等方式保障粮食生产。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补助200元、耕地轮作每亩补助150元、大豆种植每亩补助100元,以种子、肥料、农药等物化补助为主;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每亩补助45元左右、2023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每亩补助5元左右,以现金方式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符合补助条件的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手中。二是积极争取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渔业发展补助等项目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目前已获得中央和省级畜牧业发展资金382万元。其中2023年钟山区青林乡获批农业农村部肉牛产业强镇项目,预计可获批资金1000万元。三是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兜底作用,强化农业保险宣传发动,持续扩大保险覆盖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今年以来,在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粮油作物共投保101.56万亩,收取保费2273.95万元,理赔金额112.24万元;能繁母猪、育肥猪共投保162441头,收取保费584.58万元,理赔金额429.76万元。在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中,猕猴桃、茶叶、刺梨等特色农业投保种植险投保19.17万亩,收取保费1153.73万元,理赔金额700.63万元;养殖险(鸡、鹅、牛、羊等)共投保42483(头/只),收取保费151.76万元,理赔金额86.13万元。2023年市级财政预算100万元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四是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壮大,2023年获得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粮油单产提升)家庭农场资金93万元,用于支持六枝特区、钟山区家庭农场粮油单产提升补助。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助农政策,支持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种养殖大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积极建言献策,我们将把您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推进全市乡村振兴。
2023年7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何 波;联系电话:1367858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