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

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3号建议的答复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唐臣鹏代表

提出的《关于支持六枝特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农业现代化工作的关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按照省农业现代化专项组工作机制,六盘水市农业现代化专项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农业现代化专项组工作机制的通知》,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专项组组长,33家市直单位领导任成员,形成齐抓共管高质量推进工作机制二是出台制度性文件。出台了《六盘水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对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印发了《六盘水市2024年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要点》,形成28条具体措施,专项组办公室对落实情况实行月调度月总结。三是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印发了《六盘水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细则(试行)》《六盘水市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控处置和保障办法》,同时依托六盘水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依法依规、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加快推进土地转型升级。四是强化闲置土地盘活。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要求,2023年,六枝特区共处置闲置土地594亩,获得建设用地指标297亩;2024年以来,六枝特区按照相关要求,有序推动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力争完成市下达的年度闲置土地处置任务,获取更多建设用地指标。

二、关加强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的建

一是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六枝特区2023年立项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提升3万亩已建成,完成投资4500万元。六枝特区2024年国债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3万亩,改造提升1万亩,总投资1.01亿元,项目均已进场开工,预计11月底完成建设。二是强化技术研发与推广。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方案、一个团队的要求,制定14个技术指导方案并分别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全市1400余名农技人员参加基础性示范服务,实施揭榜挂帅技术竞赛141个,其中六枝特区48个,覆盖粮油、畜牧水产、经济作物等多个产业。各级选派科技特派员共137名,其中六枝特区21名,为基层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普及等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强化各类资金投入。2024年,我市共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12739万元用于六枝特区涉农产业发展、占全市省级以上财政资金的24.49%。在六枝特区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衔接资金15778万元、占全市省级以上财政衔接资金的18.34%,其中六枝特区用于产业发展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9204万元、占全市投入产业发展中央资金的18.2%。在六枝特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386万元、占全市东西部协作资金的26.58%四是强化项目建设。六枝特区共谋划“531”项目116个,总投资53.92亿元,其中:1年内实施项目47个,总投资12.18亿元;3年动态项目43个、总投资21.86亿元;5年储备项目26个、总投资19.88亿元。六枝特区共组织谋划农业基金项目9个,总投资17.06亿元,拟申请基金8.14亿元,其中重点推进项目1个,纳入培育计划项目8个,目前,已组织项目成熟度较高的拟重点推荐项目业主赴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业基金专班、基金公司进行面谈,现企业正根据要求补充完善资料。五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以来,滚动实施的六枝特区五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成后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灌区内高标准农田1.38万亩;六枝特区落别、关寨、梭戛、郎岱、牂牁、新场、牛场等乡镇实施灌区工程项目9个,建成后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84万亩。到2025年底,加大六枝特区“美丽农村路”建设,将实现乡乡都有美丽农村路。

三、关于强化人才队伍引荐,加强农村实用培养的建议

一是强化农村创新创业培训。以“按需定培”为目标,面向各类城乡劳动者,持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并为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SIYB创业培训。目前,全市组织开展培训1087人次,其中六枝特区61人次。二是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投入。以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为目标,为其提供创业担保贷款,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在六枝特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3亿元,占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的39.11%,其中扶持高校毕业生33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2万元,带动就业181人;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及自主创业农民450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1.51万元,带动就业1395人。三是强化农村经济人队伍。2024年以来,全市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培训50人、学员培训40人,其中六枝特区师资培训10人、学员培训10人。同时,选聘了34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级辅导员,包括财务会计类、市场营销类、质量标准类、绿色发展类和信贷保险类等方面,对全市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进行业务指导。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培育。积极通过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政府特殊津贴、市管专家培育农业现代化领域人才;借助贵州人才博览会、秋冬季校园招聘会为农业现代领域搭建引才平台;用好专家服务基层项目、中国凉都优才卡、人才公寓等方式吸引人才到六盘水市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培育市场主体,优化产业发展能力的建议

一是强化品牌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凉都弥你红”“凉都水城春”“盘州刺梨”“盘县火腿”“普古小乌洋芋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收录入贵州农业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绿色食品54个、地理标志产品33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2张(含转换期)其中六枝特区获得绿色食品36个、地理标志产品10有机产品认证证书7产品包括生猪、大米、刺梨。正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主体申报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地理标志产业化促进项目、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全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等,全力提升地理标志、绿色食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六枝特区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国有企业18家、民营企业3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13国家级示范社9个、省级示范社33)、家庭农场238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5积极争取粮油单产提升行动资金、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农民合作社资金、家庭农场资金等资金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强化经营主体业务指导。按照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实绩过硬的标准,20243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场监管、金融、财政、税务等相关单位,选聘了34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级辅导员,包括财务会计类、市场营销类、质量标准类、绿色发展类和信贷保险类等方面,对全市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进行业务指导。邀请省天麻技术体系相关专家到企业开展技术指导组织企业参加中药材展示展销等品牌搭建活动,促进企业增收。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现代化工作的和支持。下一步,我们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构建农业现代化“三大体系”,加快推进山地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吴春霞;联系电话:08586927330


    
上一篇:
下一篇: